門診時,醫師們偶爾會被問到一個問題:「醫生,啊這個肺炎能不能打抗生素啊,我之前生病就是靠那個治好的。」其實,雖然有許多疾病的症狀看起來相似,但實際上引發疾病的原因不同,因此醫師們的應對方法也必須隨之改變。

其實最常感染人類的病原體大致上可分成「細菌」與「病毒」兩種。

細菌是什麼?細菌引起的疾病有什麼特徵?

細菌是一種生物體,有些對人體有益,有些對人體無害,而有些卻會造成人體受到感染。「致病菌」是指本身就能產生毒素或直接攻擊人體的細菌,通常在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後,細菌便會趁隙而入,如某部分腸胃道或泌尿道等部位的感染,即可能是細菌感染。

在臨床上,若有呼吸道鼻涕從透明變成黏稠或泛黃,尿道開始刺痛、灼熱、尿液有異味,或是腹瀉從水狀變成黏液與惡臭等,都是細菌感染的徵兆。這是由於身體中良好的細胞遭細菌攻擊壞死、化膿,因而產生味道與變色。

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在生理上的反應有什麼不同?

那什麼是病毒呢?

病毒則屬於類生物,必須藉由自身的核酸,也就是遺傳物質(DNA或RNA)感染生物,並在宿主體內複製才得以生存與繁衍。

此外,病毒在感染宿主後,也會透過宿主傳播,如諾羅病毒透過糞便,或是新冠病毒透過飛沫進行傳播。一般來說病毒並不具有攻擊性,宿主的症狀多是因為遭感染後,身體的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造成不適。

例如一般感冒即是病毒所引起的。流鼻水是鼻黏膜的黏液反應激烈,咽喉的腫脹是因咽喉的黏膜產生發炎反應,而腸胃的黏膜產生則造成腹瀉、噁心想吐等。

細菌與病毒傻傻分不清楚!原來治療方式大不同

由於細菌與病毒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為生物體,  因此治療細菌引發的疾病能藉由相對應的抗生素對症下藥 ,不過同時也要注意若未規律服用,則會留下具抗藥性的個體,致使之後無藥可用。

而面對病毒則通常只能做症狀治療,只有少部分的病毒有特別抑制其複製的藥物,例如:對抗流感的克流感(Omseltamivir, Tamiflu   Ⓡ  )、對抗B型肝炎的貝樂克(Lamivudine, Baraclude   Ⓡ  )以及對抗愛滋病毒的各種藥物…等等。

另外也能透過疫苗讓身體先認知病毒、細菌,以期能做出更快速、更適當的免疫反應,減少危害。

ĒSEN的話:

許多人都很在意新冠肺炎能否治療,就醫學角度來說其實尚未有任何一種藥物有大型證據證實可以針對 SARS-CoV-2 進行抑制,而是靠人體的免疫系統清除病毒。

人們所期盼的疫苗在短期內較難以生產,因為疫苗是針對臨床特徵研究出身體反應,需要長時間觀察,對習性、狀況等有更多的認識。

但大家也不要過度擔憂,病毒之所以可怕,是因為病毒造成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細菌的入侵,這也是為何新冠肺炎的死亡案例多發生於免疫力較低落的中老年族群或是有慢性病的人們。

因此,在日常中隨時注意身體狀況,並且增進自己的免疫能力,減少與病毒接觸的機會,才是我們現在應當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