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什麼是正常的排便習慣」
腸激躁症 (IBS) 是一種影響消化系統的常見病症。根據統計,在美國,多達 15% 的人患有 IBS;而在亞洲,根據 2021 年發表在《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誌》上的一項系統性回顧分析,腸躁症的患病率從 2.9% 到 24.0% 不等,具體取決於國家和所使用的診斷標準。
IBS 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痛、腹脹、脹氣和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 IBS 可能是一種影響人生活質量的慢性疾病,但不被視為危及生命的疾病。
了解正常的排便習慣是管理腸躁症(IBS),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對於許多人來說,排便可能是焦慮和不適的根源,尤其是當他們感到不規律或不適時。然而,重要的是要認識到,所謂「正常的排便習慣」其實是因人而異。
一般而言,正常的排便習慣包括排便順暢、柔軟且易於排出。排便的頻率也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每天排便一次或兩次,而其他人可能每隔一天排便一次。了解什麼是您的正常排便習慣可以幫助您識別什麼時候出了問題並尋求適當的治療。通過認知行為療法 (CBT),IBS 患者可以學會識別他們的正常排便習慣,控制與排便相關的焦慮,並養成健康的習慣以促進規律性和排便、腸道舒暢性。
正常的大便頻率在每週三次到每天三次之間
大便應該柔軟且容易排出,一般來說,糞便的應該是:
- 棕色或金棕色
- 凝聚形成
- 質地像花生醬
- 類似香腸、小香蕉或是芭蕉的大小和形狀
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把糞便分成七種型態,一般人可以依照這個型態便是自己排便狀態是否順暢:
- 第一型:一顆顆硬球(很難通過)— 嚴重便秘
- 第二型:香腸狀,但表面凹凸 — 為便秘
- 第三型:香腸狀,但表面有裂痕 — 正常
- 第四型:像香腸或蛇一樣,且表面很光滑 — 正常
- 第五型:斷邊光滑的柔軟塊狀(容易通過) — 缺乏纖維
- 第六型:粗邊蓬鬆塊,糊狀大便 — 微拉肚子、微腹瀉
- 第七型:水狀,無固體塊(完全液體)— 嚴重腹瀉
流行病學角度來說,腸躁症跟其他壓力造成的問題常常有相關
腸躁症(IBS)與其他疾病有關,包括纖維肌痛、慢性疲勞綜合徵(也稱為全身性勞累不耐受疾病)、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非心源性胸痛和精神疾病,包括重度抑鬱、焦慮和軀體化。
IBS 通常與其他疾病有關,例如纖維肌痛、慢性疲勞綜合徵、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消化不良。一些 IBS 患者也可能會出現非心源性胸痛、抑鬱、焦慮或軀體化,這是指一個人出現身體症狀但沒有潛在的醫療狀況。如果您還不是ĒSEN的客人,遇到腸躁症或有其他可能與之相關的病症,請務必諮詢您的醫療保健照護提供者。
醫學臨床表現來說,腸躁症有3大現象
腸躁症 (IBS) 的特徵是慢性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
慢性腹痛
腸躁症 IBS 中的腹痛通常被描述為強度不一且週期性加重的痙攣感。疼痛的位置和性質可能有很大差異。疼痛的嚴重程度可能從輕微到嚴重不等。疼痛通常與排便有關。雖然一些患者排便後腹痛減輕,但一些患者報告排便時疼痛加重。情緒壓力和進餐可能會加劇疼痛。 IBS 患者還經常報告腹脹和脹氣或打嗝形式的產氣量增加。
排便習慣改變
IBS 的症狀包括腹瀉、便秘、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或正常排便習慣與腹瀉和/或便秘交替出現。
腹瀉
腹瀉的特徵通常是經常出現少量或中等量的稀便。排便通常發生在醒著的時候,最常見於早晨或飯後。大多數排便之前都會出現下腹部絞痛、尿急和排便不全或裡急後重的感覺。大約一半的 IBS 患者抱怨大便時有粘液排出。大量腹瀉、血便、夜間腹瀉和油膩大便與 IBS 無關。
便秘
大便通常很硬,呈顆粒狀。即使直腸是空的,患者也可能會出現裡急後重。(裡急後症:有些人雖然每天排便,但卻一直有便意或覺得排不乾淨,這歸類在「排便不順」)有這種現象的民眾反而要提高警覺,因為大腸息肉或直腸腫瘤,也可能引發排便不順,若伴隨糞便形狀突然改變、出現便血等現象且持續2週,最好趕快就醫檢查。
臨床診斷「腸躁症」
診斷方法概述
對於慢性腹痛和排便習慣改變(便秘和/或腹瀉)的患者,應懷疑腸易激綜合徵 (IBS)。 IBS 的臨床診斷需要滿足基於症狀的診斷標準和有限的評估以排除潛在的器質性疾病診斷標準
在沒有生物疾病標誌物的情況下,已經提出了幾種基於症狀的標準來標準化 IBS 的診斷。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羅馬IV標準。
IBS 的羅馬 IV 標準
根據羅馬 IV 標準,IBS 被定義為複發性腹痛,在過去三個月中平均每周至少一天,與以下兩個或更多標準相關:
- 與排便有關
- 與排便頻率的變化有關
- 與大便形式(外觀)的變化有關
腸躁症 IBS 的主要型態(醫療稱亞型)
IBS 的亞型是根據患者在排便異常的日子里,包含三種亞型:腹瀉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或非亞型(IBS-U)
報告的主要排便習慣來識別的。應使用布里斯托爾糞便形態量表(BSFS — 上面提到的量表)來記錄糞便稠度。只有在對用於治療排便習慣異常的藥物進行評估後,才能自信地確定亞型。 IBS 亞型在臨床實踐中的定義如下:
以腹瀉為主的 IBS
- 患者報告異常排便通常是腹瀉(BSFS 中的 6 型和 7 型)
以便秘為主的 IBS
- 患者報告排便異常通常是便秘(BSFS 中的 1 型和 2 型)
具有混合排便習慣的 IBS
- 患者報告異常排便通常是便秘和腹瀉(超過四分之一的異常排便是便秘,超過四分之一是腹瀉)
未分類型腸躁症 IBS
- 符合 IBS 診斷標準但無法準確分類為其他三種亞型之一的患者。
其他診斷標準
根據Manning Criteria(腸躁症診斷標準法之一,簡稱「曼寧標準」),診斷包括排便時疼痛減輕、大便變稀且次數增多伴有疼痛發作、粘液排出和排便不盡感。關於曼寧標準的預測能力存在相互矛盾的數據。
另外一個腸躁症診斷標準,Kruis Criteria 在臨床實踐中使用較少。大部分目前的臨床研究與統計,主要以羅馬和曼寧標準在各種實踐環境中的準確性。沒有哪個診斷標準比較好,主要統一一致的方式,普及性比較高的診斷標準,比較能夠用來幫助促進醫療、研究人員、以及病患之間的溝通。
如果對 IBS 及其相關病症管理的更多資訊有興趣,建議參考閱讀美國胃腸病學協會 (AGA) 的腸躁症(IBS)及其相關病症的管理。這個綜合指南涵蓋了 IBS 及其相關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管理的最新研究,並提供了管理症狀和提高生活質量的實用技巧。
未來即將更新常見的腸躁症「治療方式」—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