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想必是大家最常遇到的一種疾病,主要是因人體免疫力下降,致使病毒能透過各種管道侵入所引發,雖然並不嚴重,但染上時也是令人心煩。

一般來說, 90% 以上的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並會合併發燒、咳嗽、鼻涕、喉嚨痛等症狀,自然狀況下約一至二周就可痊癒,若是流行性感冒,會造成全身性症狀如肌肉關節疼痛、極度疲倦等。 感冒的診斷通常需要醫師臨床判定,不過若是輕微且與過往症狀相似的不適,可嘗試服用成藥舒緩,但須注意其副作用,然若發燒二至三日又或症狀迥異,則應盡速諮詢醫生意見,一旦併發細菌性感染,如中耳炎、鼻竇炎、肺炎等,就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我們時常聽到的「天氣變冷」、「營養失衡」等等,其實都只是讓人體免疫力下降,間接讓病毒能入侵,而非感冒的主要成因,過往說感冒是「受到風寒」並不準確。會因天氣太冷而感冒的錯覺是因病毒在低溫、乾燥的環境中繁殖較快,且散播能力增強,而人體反而會因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使免疫細胞減少,殺菌功能減弱,因而容易染上感冒。此外,天冷使人們少曬太陽,且躲在室內讓病毒更容易傳播也是原因之一。

有些人會擔憂若時常患上感冒,會使體質被削弱,事實上感冒只是人體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我們會有這樣的懷疑只是因感冒後身體尚未恢復,因此有再被感染的可能性,但長期而言並不會有無法復原的危害。若想預防感冒,戴上口罩並勤洗手減少與病原體的接觸是最直接的方式,另外也可藉由增強免疫系統來抵抗。

均衡飲食與適當運動是最有效的方式,此外也需要放鬆自己的情緒,並保持充足的睡眠,減少菸與酒類的使用。而若未有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情形,也可每年施打疫苗,減少因流感病毒入侵引發嚴重併發症的機會。

--

想要提升免疫力的您,歡迎可以持續追蹤我們的ĒSEN生活醫學誌@esenmagazine

或是洽伊生醫療,了解更多由伊生醫師提供的專業資訊與服務:官方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