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不是單純的一直感覺悲傷而已,它是個會侵襲你的情緒,吞噬你的想法,與吸乾整個身體力氣的疾病。

每個人的憂鬱症都感覺不一樣,但是有時候會是這些感覺,還不是單獨一張上面的文字而已,而是這些感覺的加總。

透過這篇貼文,希望沒有生病的人能夠更加理解,也希望有生病的人覺得自己比較不孤單。

#點點心理學 #憂鬱症

-

憂鬱症(depression)是一種會讓人持續低落的情緒病,也有人稱之為抑鬱症或鬱症。它常常被誤會成「悲傷」,但是「悲傷」是一種情緒,會隨著時間好轉,「憂鬱症」通常不會,而且還有很多其他症狀。

這些症狀像是:對日常事物失去興趣、飲食與睡眠上有變化、感到筋疲力盡、自己沒有價值、罪惡感、專注力與思考能力、也可能想到死亡。

憂鬱症也有不同類型,影響一個人的日常功能的程度不一樣,是非常複雜的一個疾病。憂鬱症形成原因也難以歸咎與單一原因,但是有些因素可能會提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症狀應該與精神科醫師分享,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也可以尋找心理師探討創傷、心結,培養心理調適的技能。治療的方法很多元,適合每個人的方式也都不一樣,不一定每個人都要吃藥,但也不應該不了解藥物就對它有偏見。

如果才剛開始了解憂鬱症,可以注意:

📌檢視自己的偏見:擁有刻板印象不是你的錯,目前很多地方心理健康教育都不足,難免對於精神疾病有誤解與錯誤認知。但是,了解並改變自己的偏見很重要,因為很多刻板印象都會更加傷害患者。

📌多查資料,打破迷思:憂鬱症相關資訊很多,越是了解就越能夠學習其對應方式。正確知識可以給患者跟陪伴者更多力量。

📌同理、溫柔、耐心:憂鬱症患者因為疾病而痛苦煩惱,如果這狀態被批評、責罵,他們可能會更加難受。有些人出自於好意想給建議或是跟患者說「我懂!」但是還沒真正同理就這麼做可能會讓患者覺得自己的經驗被否定。

📌憂鬱症不是一個人的選擇。一個人不是想不開、不知足、抗壓性低才會得憂鬱症,任何人都有可能會得到的。

📌照顧好自己,才能夠幫助別人:同理與關懷也是需要消耗心力的。

📌憂鬱症不能從外表看出來:憂鬱症也有狀態相對比較好跟比較差的時候,可以透過圖片認識憂鬱症的一些不同樣貌。

更多資源可以看之前的貼文,這裡也有附上幾張。

如果你是憂鬱症患者,或是知道憂鬱症患者,最希望其他人了解什麼呢?可以留言讓大家知道👋🏼

#憂鬱症 #抑鬱症 #鬱症
#心情 #情緒 #情緒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精神健康 #心理健康
#點點心理學

《參考資訊傳送門🚪》
👉🏼(中文)https://omh.ny.gov/omhweb/chinese/booklets/depression.pdf

👉🏼(中文)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info.asp?/23.html

👉🏼(中文)https://aileenlin.gitbooks.io/intern-handout/content/C1-3/2.4.majordepressive.html

👉🏼(中文)https://www.tip.org.tw/心病知多少/情緒問題/心情低落憂鬱/E080708-1-談輕鬱症

👉🏼(英文)https://www.webmd.com/depression/guide/causes-depression

-

很多憂鬱症患者不願意讓別人知道,雖然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害怕被貼上標籤。憂鬱症依舊是深深被污名化的疾病,向他人承認自己有這樣的疾病時,彷彿瞬間被貼上很多負面標籤…

越多人了解精神疾病真正是什麼,它就越不會被污名化,患者也更能夠好好接受治療,比較不需要生病還持續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我們都有可以更加了解與學習之處。

你還有聽過什麼樣的標籤或是刻板印象呢?🏷️

#憂鬱症 #抑鬱症 #憂鬱 #憂鬱語錄
#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點點心理學

-

在他人的眼裡可能感覺像是「懶惰」或是「不在乎」,但是憂鬱症其中一個症狀就是會讓人感到疲憊、提不起勁,做一些小事情都可能需要花費很多心力。

這不是患者在為自己找藉口,而是真的能夠感受到生病前後的反差—畢竟,患者也曾經健康過啊。

少一點責怪,多一點同理,很多患者都因為做一些「小事」變得很辛苦就已經很責備自己了。

#憂鬱症 #抑鬱症
#點點心理學

-

想到一個很喜歡的比喻:一杯水,你可以拿多久?
拿一分鐘應該不是問題,
拿一個小時,手可能開始痠,
拿一週、拿一個月呢…?

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而一般人難以體諒憂鬱症患者的一點是「時間」。悲傷情緒隨著時間自己會好轉,而沒有治療的憂鬱症,可能感覺像是沒有盡頭的拿著越來越重的一杯水。

晚安,今天也辛苦了。❤️

#憂鬱症 #抑鬱症 #點點心理學

因為自殺失去一條生命,我們總是感到惋惜,卻常常在還來得及關鍵時候說出沒有幫助或是更加傷人的話。一個人因為自殺走了的時候,很多人只有震驚與悲傷的情緒,接著是慢慢遺忘,直到再次重複。發生很多次,卻很少有加強自殺防範的討論出現。

改變這樣的環境需要從我們自己與身邊的人開始,認真看待每一個自殺警訊,身邊的人講出不體貼的話或是相關的錯誤認知的時候,也應該跟他們多多說明其實想自殺的人的心理歷程是複雜且痛苦的。

#自殺防範 從你我開始,讓我們一起創造更有同理心的社會😌❤️

憂鬱症其實樣貌也是非常多種,會在不同時間、情況感覺不一樣。今天你或是身邊的人感覺最像圖片裡的哪一格呢?

給輕輕觸碰就感覺要爆哭的你一個大大的擁抱🥺
也謝謝總是鼓勵我的人❤️
晚安氣球🎈

溫柔地面對憂鬱症

憂鬱症常常被比喻為很沈重很沈重,而對方疾病發作的時候,取消一些計畫,不是不想見你,可能其實處於想這樣被各種負面情緒與想法壓得快不能呼吸!😵

請耐心等待他們這一波風浪過去,用溫柔的話語給他們鼓勵與支持。❤️

#憂鬱症 #點點心理學

-

憂鬱症患者為什麼會想同時獨處 又希望人陪?

世紀矛盾大對決!想要人陪?不想要人陪?為什麼憂鬱症患者感覺有時候沒有辦法好好溝通這一點呢?😣

其實憂鬱症發作的時候,陪伴的人也是心情會受影響的。患者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也很害怕拖累他人,而同時,自己一個人可能過得很辛苦。因此,尋求他人的幫助真的難上加難,尤其是發作頻繁或是嚴重的時候,每一次該不該尋求他人幫助都內心很衝突。

所以… 到底是要陪還是不要陪好呢?可以參考看看之前的一篇,「跟憂鬱症患者說什麼才好」,可以讓你成為更好的陪伴者,也讓患者更有辦法與你溝通他真正的需求!💪🏼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bitsofpsychology

#psychology #bitsofpsychology
#mentalhealth #education #mentalillness #depression #anxiety #漫畫 #插圖 #教育 #心理 #心理學 #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壓力 #憂鬱 #憂鬱症 #抑鬱症 #點點心理學

-

有時候其實只是希望自己的痛苦被理解
而不是想聽解決辦法

這篇獻給堅強的你
又努力了一天的你
真的很棒

#心情
#點點心理學
#憂鬱症 #抑鬱症

-

有時候陪伴的力量真的很大,也不一定需要多說一些什麼。

然而,陪伴不應該被視為理所當然。難過的人有能力對話的時候,可以讓關心你的人知道他們的付出是被珍惜的。

❤️

#點點心理學
#憂鬱症

-

心理疾病最惱人的其中一點就是它沒有辦法用肉眼看出來。每個人都不一樣,即使兩個人有同樣的診斷,心理疾病呈現出來的方式可能也不一樣。有些日子比其他日子好,然後有一些差的日子比其他差的日子過得更痛苦。為了幫助別人更能夠同理,我們也應該盡力去溝通然後形容我們的感覺,因為別人也不會讀心術!🧠👁

你的憂鬱症長什麼樣子呢?你會怎麼形容?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
#comic #webtoon #swipecomic #instacomic #digitalcomic #webcomic #cartoon #psychology #bitsofpsychology
#mentalhealth #education #mentalillness #漫畫 #插圖 #教育 #心理 #心理學 #心理健康 #精神健康 #自殺 #壓力 #憂鬱 #憂鬱症 #創傷 #心理創傷 #點點心理學 #抑鬱症 #自殺防範

-

再好的日子,集中力氣做了很多應該很喜歡的事情,憂鬱症也可能找上門… 畢竟什麼時候病發不是自己能夠選擇的,盡可能地不要責怪自己。

#憂鬱症 #抑鬱症 #點點心理學

害怕尋求幫助有很多理由,像是怕麻煩他人,怕被拒絕,怕別人覺得自己很無能等等。很多時候明明知道需要人家陪一陪、談談心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但是還是會憋在心裡,造成自己更大的痛苦。作為陪伴者,也是會經常希望在傷害還沒那麼大的時候就能夠提早介入幫忙。

這樣的溝通不容易,如果能夠雙向表達意願才最有可能好好成立。被陪伴的人要願意表達自己需求,然後陪伴者可以平時向自己在乎的人表示「需要有人陪的時候,我會幫助你的!」

願意這麼做的人很少,但是如果我們平時多有這樣的溝通,或許可以幫彼此提供更多安慰,緩解心理傷害。

趕緊讓身邊的人知道你很在乎他,即使狀態不好的時候也是一樣愛的😌❤️

#點點心理學

無論是去看身心科,承擔藥物的種種難受副作用
或是去心理諮商,一次又一次地挖開自己的傷口
還看不到光明但是拼了命也要給自己一個機會
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也值得敬佩!

心理治療不是躺著爽爽的就會好
是一個必須要主動努力的過程
過程漫長又痛苦
也沒有什麼掌聲
你們不是等待救援
而是傷痕累累也把自己撐起來,幫助自己

給每一位奮鬥的勇者
你們都很堅強很努力❤️
謝謝你繼續嘗試
謝謝你沒有中途放棄
謝謝你忍耐
謝謝你承受治療的痛苦
謝謝你選擇努力地活著

如果因為某些限制沒有辦法接受治療
希望有一天突破這些限制的時候
願意開啟這段治癒的旅程

而如果沒有限制但是堅持不尋求專業幫助
希望有一天你能夠鼓起這個勇氣
給自己還有身邊的人更好的未來

憂鬱症患者到底需不需要人陪?可以直接跟他溝通問問他的意見~

想要支持身邊的憂鬱症患者但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嗎?這裡有一些句子可以參考看看。當然,每個人需要聽到的都不一樣,但希望這些可以幫的上一些忙,讓你的陪伴變得更有力量!❤️

世紀矛盾大對決!想要人陪?不想要人陪?為什麼憂鬱症患者感覺有時候沒有辦法好好溝通這一點呢?😣

其實憂鬱症發作的時候,陪伴的人也是心情會受影響的。患者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也很害怕拖累他人,而同時,自己一個人可能過得很辛苦。因此,尋求他人的幫助真的難上加難,尤其是發作頻繁或是嚴重的時候,每一次該不該尋求他人幫助都內心很衝突。

跟憂鬱症患者說什麼才好?點點心理學教你陪伴憂鬱症的家人朋友

#點點心理學

-

這是喪親之痛還是憂鬱症?

一個對自己重要的人過世的時候會經歷所謂的「傷慟」:因為失去一個人而感到空虛、失落、一波波陣痛。有這樣的反應是正常的,甚至可以說是必經的過程。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式都不一樣,需要的時間長短也不一樣,但整體而言,「傷慟」與「鬱症」還是有一些特徵上的差別,可以在圖表中比較。🔎

「鬱症」很關鍵的幾點是它的持續性以及它背後的原因。如果長時間沒有任何特別事情的原因而感到持續低落,進而發展出厭惡自己的感覺、覺得人生沒意義,甚至有傷害自己或是想自殺的念頭,那可能就是鬱症了。

「傷慟」與「鬱症」哪個比較痛,沒有比較的意義,兩個都應該被認真看待。不要對一個剛剛失去親人的人說「時間久了就沒事了」,也不要對一個可能有憂鬱症的人說「至少你的家人朋友還活著」,因為都有可能否定對方的感受。❌

可以做的是透過陪伴支持、耐心聆聽,這些行為是情緒安撫最優秀的工具。這能夠幫助一個人走過傷慟的不同階段,也能夠幫助一個有憂鬱症的人感到被同理。

閱讀更多,記得前往魚葛格的專頁看喔!
精神科與身心療癒筆記本 ❤️🥳
可以學到很多的心理相關知識
傳送門👉🏻 @eraserfish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憂鬱症對腦部的影響

憂鬱症對腦部的影響非常多,這只是其中一些發現而已!希望可以對憂鬱症患者保持多一點同理心,因為就像是肉體受了傷一樣,有非常實際的影響,即使我們看不到。👁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罹患憂鬱症,也不用責怪自己,可以去尋求專業幫助去了解自己的情況。如果今天身體其他部位受傷了也不會因此責怪自己,會去看醫生,不是嗎?🙏🏼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關於憂鬱症的迷思

這裡有四個關於憂鬱症常見的迷思,我們來一一打破吧!你身邊有人有這樣相信的嗎?🤯可以跟他們分享這篇文,讓他們多多了解憂鬱症喔。

❌從外面看沒有辦法判斷一個人有沒有憂鬱症。雖然有些人確實看起來不開心或是疲倦,有些人可能看起來笑容滿面,即使內心很痛苦。沒有所謂標準的「憂鬱的樣子」。

❌抑鬱藥物通常不會開到一輩子而且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通常由多方面治療,不只是藥物而已。沒有「快樂神丹」可以解決所有問題,讓你依賴一輩子。

❌任何性別都有可能罹患憂鬱症。

❌說話是一個很有效的抒發情緒的方式,也是提供他人幫助與支持的方式。有效的溝通帶著充分的同理心可以幫助一個人許多。溝通是個重要技能,我們都應該持續培養這個能力,情緒低落的時候才能夠讓別人知道,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更能夠幫的上忙。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

憂鬱症「管得住」與「徹底失控」的時候

憂鬱症發作的時候,生活總是不容易。❌有時候它會困難,有時候會加倍困難,而有時候,會感覺困難到無法負荷。在它還可以控制的時候以及病發到失控的時候,能夠做的事情也不同。畢竟,大雨跟暴風雨中會做的事情也不一樣,不是嗎?🌪

當它還受控的時候,很多事情做起來很困難,但是可能還是可以硬逼自己執行,可能可以讓你成功度過一段原本會更痛苦的時間,甚至可能得到一些成就感。✅還能奮戰的時候,就戰鬥吧!但是,這都是在能夠戰鬥的前提下呀!

有時候,憂鬱症困難壓得你喘不過氣,就連下床、洗澡都變得難上加難,眼淚停不下來,更不用說出去運動或是擁抱大自然了。當這個感覺發生的時候,別忘記光是「存在」就已經很辛苦、偉大了。右邊的小技巧可能沒有辦法讓心情好過或是讓時間過得更快,但是可能可以幫助你有足夠的水分、養分、與避免傷害自己。💧

這段黑暗的難關可能感覺永遠不會過,但是它會的,即使感覺需要很久很久。又堅強撐過一天的你,非常努力、非常棒!💪🏼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如何幫忙憂鬱症患者2

延續前陣子的貼文,這裡是更多如何協助憂鬱症患者的辦法。左邊是一些可能有幫助的辦法,右邊的幾項則可能讓一個人更加難受!

補充說明:

✅優良回應✅

👉🏻 每個人希望被支持的方式不一樣,可以問問看對方希望怎麼樣被支持,不過若對方的回答是「不知道」也不要感到煩躁喔!憂鬱症可能讓人覺得很絕望,而找到適合自己被支持的方式也是需要花時間嘗試不同方式的。

👉🏻 待在一個人身邊可能讓他感覺被陪伴,不過有些人可能比較希望線上陪伴,對他們而言比較自在。

👉🏻憂鬱症會讓一個人覺得他是別人的負擔。提醒他,他其實不是負擔,無論日子好壞都喜歡跟他一起過時間。這可以讓對方在黑暗的時候被提醒他自己的價值。

👉🏻對方可能會有「有人想幫我,我一定要開心起來!」的壓力。提醒他,其實這常常不是一個人能夠控制的,被陪伴的前提也不是一定要開心起來才行。

❌NG回應❌

🚫自己的痛苦被同理是一件舒服的事情,但是如果不能夠同理然後硬要裝作了解,反而可能讓一個人更不舒服,感覺自己的經驗被否定。沒有辦法理解某種感受就大方承認,還是可以去支持對方的。

🚫有時候做事情可以讓一個人心情更愉悅,但是罹患憂鬱症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會感覺加倍吃力。當對方說他很累或是沒心情做某些事情的時候請相信他,不要逼他做事情。

🚫感到煩躁是很正常的。憂鬱症會讓一個人很痛苦也會影響他身邊的人。但是記得,一個人不等於他罹患的疾病,煩躁的情緒不要投射在患者身上,因為他也是萬般不願意生病。

🚫有時候暢談情緒可以很紓壓,但是很多時候,憂鬱症會讓一個人想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與世隔絕。在對方還沒準備好的情形下逼他說話可能會給對方很大的壓力。可以試試看跟他說,他準備好的時候,你會在他身邊聆聽的。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其實憂鬱症不一定總是難過又哭哭啼啼的,光是從外表,是看不出來其中的各種複雜感受。憂鬱來襲的時候,很多人其實也是因為需要應付生活所以還是擠出笑容的。即便朋友的社交平台再怎麼光鮮亮麗,不要忘記去關心他們喔!🥸內在的感受從外面看不出來,真正的進一步關心才能了解對方的情況。

你常常有右邊的感受嗎?👉🏻或許是好好正視自己心理健康的時候了。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或許對於已經很懂得憂鬱症的人,這些徵兆都很明顯,但是對於很多還在了解的人,其實不是喔!憂鬱症不是那麼單純地「心情一直不好」而已。❌

憂鬱症的模樣有很多,也有輕重之分,每個人情況多多少少會不一樣。對於憂鬱症患者的印象可能是「在家裡一直哭,一蹶不振」之類的,但是其實很多人都能夠過著乍看正常的生活。或許日子還是過得了,甚至在外人眼裡過得很好,但是內心世界很難受。尤其在亞洲社會當中,「被情緒深深影響到生活上出現障礙」是非常不能夠被接受的。壓抑負面情緒已經變為日常,而做不到的人,甚至可能被瞧不起,導致負面情緒來襲的時候會變得可能沒有辦法透過健康的管道去宣洩。🌊

我們需要重新調整我們對心理健康的態度。照顧心理健康不只是應該給生病的人,而應該像是照顧自己的身體一樣,應該定時檢查,不太對勁的時候好好去分析並處理,不讓它惡化太多。這從觀察自己的生活習慣以及情緒起伏做起。🔎

你,經常會有圖裡面敘述的經驗嗎?或許是好好正視自己的心理健康的時候了。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如何幫忙憂鬱症患者1

最近被問到要怎麼樣去幫助身邊的憂鬱症患者,而當然,每個人希望被支持的方式不一樣。可以試試看圖裡左邊的一些方法,比起右邊的行為,左邊效果通常來的比較好,可能讓患者感受到被支持、理解與陪伴。其實很多憂鬱症患者不是想要被可憐,而是想要被理解。它是一個複雜的疾病,長時間負面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一般人可能可以體會憂鬱的情緒,但是憂鬱情緒不等於憂鬱症。

補充說明:

✅優良回應✅

👉🏻 保持同理心與耐心:一般人很難去體會的可能是時間的重量,那種長時間,天天需要扛的痛苦感覺。透過同理心與耐心可以更加瞭解他的心理狀態。

👉🏻 主動聯繫:憂鬱症發作的時候可能會讓一個人更孤立,聯絡親友變得加倍困難。若是主動聯繫,像是透過訊息關心一下,可能可以讓對方感到一些溫暖。

👉🏻 提醒他的好:憂鬱症會深深影響一個人的思緒,也常常會讓人陷入黑暗的想法當中,像是讓患者覺得自己很廢、很沒有價值、沒有希望。可以提醒他,他很好,然後這些想法可能是憂鬱症造成的(或是讓原本的想法變得加倍惡化)。

👉🏻 照顧好自己:去協助他人也是會消耗心力的。注意自己的心理狀態與情緒起伏,照顧好自己才能夠好好去關照他人。

👉🏻 注意惡化徵兆:憂鬱症惡化的時候可能會讓人無法正常生活或是產生自殺的念頭等等。這時候尋求專業幫助(諮商師、精神科)很重要。

❌NG回應❌

🚫急著給建議:雖然是出自於好意,沒有好好聆聽然後急著給建議可能讓對方覺得自己的情緒被否定。

🚫叫他想開一點:這種話沒有幫助,疾病不會因此而好。思緒已經是被深深影響的部分了,不是靠意志力就可以改變的。

🚫做比較:提到別人過得比他更慘可能也會讓對方覺得自己的經驗被否定。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憂鬱症要你相信的謊話

憂鬱症可以嚴重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而這些,可能是憂鬱症跟你說的一些謊話!給今天還在奮鬥的你,你好堅強、好努力。拜託不要相信這隻邪惡的蛇跟你說的謊言。🐍

如果很難體會,可以想像腦海裡住著一個聲音一直跟你說這一類的話,一直一直重複,即使你投降,它還是不放過你... 而這還只是認知上面可能的影響呢。當你感覺到心裡脆弱、無力、沒有希望、傷心,這些聲音可能就更被放大。好幾百萬人每天都在打這個隱形的仗。💭

你不是一個人,即使這些謊言很逼真,它們不是真的!分享給一個需要被提醒的朋友吧。加油💪🏼 你好堅強,也深深地被人愛著,世界需要你,只要繼續奮鬥下去,情況會好轉的,即使現在感覺看不到盡頭。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Bits of Psychology🍭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bitsofpsychology
.
.

-

「你好沒用,這麼小的事情都做不好。」
.
你發現你會對自己講這麼重的話嗎?這些「自己很沒用」的感覺可能一開始很少,但是可能會降低你的信心與讓你心情變差,造成惡性循環,自己很沒用的感覺變更嚴重。🔁
.
很多時候,唯有自己能夠當自己的啦啦隊📣 而這樣可能感覺很孤單。為自己慶祝所有完成的「小」事情,因為憂鬱症真的很難熬。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 ( @bitsofpsychology.zh )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

"她不可能有憂鬱症,平常都感覺很開心啊!"
"真不能相信他會自殺... 他總是聚光燈下大家心目中的開心果。" 💔
.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可是事實上,罹患憂鬱症的人經常看起來不像是有。 👁️ 我們難以想像的,是時間的重量。⏳當你總是情緒低落,“看起來有憂鬱症”很可能會經歷負面影響自己與親友的關係、阻礙自己的事業發展等障礙。 因此,很多罹患憂鬱症的人學會掛上笑容,即使內心痛不欲生。🙃常常只是為了更接近“正常”的生活...
.
我們總是沒有辦法確定一個人究竟過得如何,所以記得問候自己關係的人,即使他們看起來沒有怎麼樣!你簡單的一句話可能會照亮另一個人的日子🥰
.
不確定該說什麼嗎?來參考看看下面的貼文,得到一些變得更溫柔友善的靈感吧👇🏻


.
.
.

更多與人心理相處的技巧, 追蹤點點心理學 🍭 ( @bitsofpsychology.zh )

English/英文 🍎: @bitsofpsychology .

#comic #webtoon #psychology #psych #bitsofpsychology #selfcare #selfhelp #mentalhealth #education #mentalillness #depression #anxiety #sad #stress #coronavirus #covid #covid19 #coping #quarantine #心理 #心理學 #心理教育 #心理疾病 #憂鬱症 #壓力 #武漢肺炎 #疫情 #居家隔離 #mentalhealthmatters
#mentalhealthmon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