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為一種 因骨骼強度減弱,使個人增加骨折危險性的疾病。人體骨骼通常會隨著年紀漸長,而逐漸變得脆弱,隨著台灣的高齡化問題日漸嚴重,骨質疏鬆症也是愈來愈需要被特別關注的疾病。

定義

骨骼強度的判定包含「骨密度」、「骨骼品質」。

  • 第一型骨質疏鬆症 多發生於停經後女性,以海綿骨的骨質流失最為顯著,常見骨折發生的位置為脊椎骨與腕骨。
  • 第二型骨質疏鬆症 多發生於70歲以上男女,以海綿骨與皮質骨的流失最明顯,常見骨折發生的位置為脊椎骨與髖骨。
  •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成因

人體骨骼的代謝主要由骨重塑作用控制,透過 蝕骨作用 造骨作用間的調節,維持骨組織的動態平衡。只要蝕骨作用大於造骨作用,就會出現骨質加速流失的問題。一般來說,人類大約於18-35歲達到尖峰骨量,以下為3種常見骨質疏鬆症的成因。

  • 第一型骨質疏鬆症:女性停經後,卵巢功能下降、雌激素濃度減少,會導致蝕骨作用相對增強。
  • 第二型骨質疏鬆症:老化導致維生素D的製造及吸收量減少,進而影響鈣質吸收,刺激副甲狀腺素增加分泌,使得鈣質經由骨骼解離進入血液內。
  • 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因長期服用醣皮質類固醇,抑制了造骨作用,只要每日服用相當於prednisolone 5-7.5毫克的劑量超過6個月,就會有顯著的骨密度流失現象。

其餘可能導致骨質疏鬆的成因包含:

  • 缺乏雄性荷爾蒙
  • 缺乏維生素D
  • 節食減重不當
  • 飲酒過量
  • 吸菸習慣

症狀與症候

在骨質疏鬆的初期,通常不會有顯著症狀。若骨骼因骨質疏鬆症開始變得脆弱,可能會有以下症狀:

  • 背痛
  • 變矮
  • 出現彎腰姿勢
  • 變得比以前、比想像中更容易骨折

流行病學

國民健康署的數據指出,骨質疏鬆症是65歲以上老人常見 慢性病的第4位,也有研究顯示,台灣的髖骨骨折發生率是亞洲第1、全球第9。

檢測方式

骨質疏鬆症篩檢

  • 十年骨折風險評估工具 (FRAX)
  • 台灣人骨質疏鬆症自我評量表 (OSTAi)
  • 女性:(體重−年齡)×0.2
  • 男性:[(年齡−2)×體重]×0.1
  • 四捨五入至整數,≤-1時,即有骨質疏鬆症風險
  • 超音波骨質儀 (QUS):透過超音波通過骨骼時,超音波的衰減與速度變化,算出 骨密度含量 微細骨質結構品質 變化。

骨密度與骨折檢測

  • 傳統X光檢查
  • 雙能量X光吸收儀

骨骼代謝與一般生化指標評估

  • 骨骼代謝指標:部分血與尿中生化成分,能反應造骨作用或蝕骨作用的活性
  • 一般生化指標評估

治療方案

非藥物治療

  • 生活習慣改善
  • 避免酗酒、吸菸
  • 不攝取過量咖啡因
  • 三餐均衡飲食
  • 多吃高鈣牛奶、煮熟豆類等鈣質豐富的食物
  • 少吃肉類與加工食品
  • 保持規律運動習慣

藥物治療

美國國家骨質疏鬆基金會建議,只要符合下述標準,就可開始用藥預防骨質疏鬆

  • 臨床或型態上出現髖骨或脊椎骨折
  • 髖骨或脊椎骨密度T值≤-2.5,且已排除次發性病因
  • 髖骨或脊椎骨密度T值≤-1.0、≥-2.5,且10年骨折風險在髖骨部位≥3%,或主要骨鬆性骨折風險≥20%
  • 臨床醫師判斷病患有需要服用藥物

常見預防骨質疏鬆的藥物有:

  • 荷爾蒙激素
  • 鈣製劑
  • 青少年與懷孕、哺乳、停經後婦女建議每日攝取1500毫克鈣質
  • 成人婦女建議每日攝取1000毫克鈣質
  • 維生素
  • 雙磷酸鹽類:具有強烈抗蝕骨作用
  • 抑鈣激素
  • 選擇性動情素受器調節器:可降低蝕骨作用與骨骼轉換率
  • 副甲狀腺素:唯一可以直接促進骨生成的藥物,對腰椎壓迫性骨折的患者效果尤其顯著。常見副作用為頭痛、噁心。
  • 鍶化合物:可抑制破骨細胞、促進成骨細胞,通常為粉狀口服製劑,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審慎服用。
  • RANKL合成抗體:抑制骨再吸收製劑,每半年注射一劑。副作用低,但停藥後可能會有反彈性骨折疑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