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說起來比做起來容易,同理心相關理論也相當多,但是今天想要分享的理論是情緒、認知、與行為的三種同理心。這些是什麼意思呢?
1. 情緒同理:你會有什麼感受?❤️
2. 認知同理:你會怎麼想?💭
3. 行為同理: 你會怎麼做?👋🏼
每一次想同理一個人的時候,試著從這三個面向去換位思考與感受,可能會能夠更加了解一個人的體驗!
但是,每個人都擁有不一樣的經驗與特質。如果已經盡力同理但是同理程度還是有限,可以坦白向對方說,因為有時候盡力去同理了可能就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一點慰藉。只能同理一小部分但是堅持自己通通都懂反而可能會造成對方的壓力。
舉例來說,A從來沒有得過憂鬱症,B是憂鬱症患者且希望被同理。A認知上很清楚B生病的症狀,也了解自己情緒低落時可能不太有動力去做事情,可能盡全力地去想像B的感受,但是只知道情緒短暫低落的感覺,不知道長期無法好轉的低落感覺與相連的罪惡感、無價值感、絕望等。
或許A能夠做到的就是很多的認知同理,部分的行為同理,比較少的情緒同理。這時可能就不適合說「我懂你的感受!」,可能可以坦白說「這些症狀聽起來很痛苦,要是我天天這樣感受也會沒有餘力去做很多事情,但是我沒有生病,只知道短暫低落的感覺,所以沒有辦法真正知道你有多痛苦,只能用想像的。真的很辛苦你了。」這不是完美的回覆,但是有表現自己誠實也盡力去同理了,對方比較能夠感受到A的用心。
即使A盡力了,對B而言可能還是不夠,而B擁有這樣的需求也不是他的錯。這時,B可能可以試著從其他人身上得到更多的同理心,因為其他人會有不同程度的了解與感受。
《延伸閱讀》
⚠️翻譯可能有偏差,資訊應該以英文為主,英文分別是emotional/affective, cognitive 與 behavioral empathy.
⚠️也有常見的理論討論另一個面向:compassionate empathy,簡單來說是「同理他人的思緒但是不讓這個同理負面影響自己的情緒平衡」。這篇沒有介紹這個面向,但是這個理論常常被接受,可以查詢相關資料。
《參考資訊傳送門🚪》
👉🏼(英文)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har.2016.00096/full
👉🏼(英文)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BF03395534
👉🏼(英文)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us/blog/irrelationship/201408/new-understanding-compassionate-empat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