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頭部的疼痛,有時也會合併頸部疼痛。

根據國際頭痛醫學會的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三版,頭痛診斷主要分為:

  • 原發性頭痛→ 包括偏頭痛(migraine),緊張性頭痛(tension – type headache)及三叉自律神經頭痛(trigeminal autonomic cephalalgias),叢發性頭痛(cluster headache)
  • 次發性頭痛→ 全身性的感染、頭部外傷、腦血管疾病(如中風)、頭部腫瘤、青光眼、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如血管炎)或藥物副作用
  • 疼痛性顱神經病變
  • 其他顏面痛和其他頭痛

成因

造成頭部痛覺的器官組織主要位於頭皮表面、腦膜底部、少數大血管、竇室及連接頭頸部的肌肉。

若上述部位受到刺激或拉扯時,會經由神經傳導(像是三叉神經等)影響腦幹,進一步引發痛覺。神經傳導所需的化學傳導物質有血清素(serotonin)、腦內啡(endorphin)、腎上腺素(epinephrine)等都可能與頭痛引發的生理機轉相關,可作為藥物治療發展的目標。

流行病學

根據台灣頭痛學會統計在台偏頭痛其盛行率約為9.1%,男女比例約1:3,年齡層分布相當廣泛,尤以青壯年人口比例最高。而且偏頭痛的終身盛行率,女性為95%,男性則為90%。

症狀及徵候

診斷頭痛要先注意是否屬於 次發性頭痛 引起的症狀,若出現這些症狀,可能需要安排病患進行檢驗和影像學檢查,嚴重者需進一步專科轉診或急診就醫。

特別需要注意的症狀及徵候包括:

  • 首次發生最嚴重的頭痛
  • 突發性的嚴重頭痛
  • 頭痛合併神經相關症狀,像是意識改變、癲癇、視力受損、語言障礙、身體單側無力或感覺麻痺感
  • 病患本身具有特殊疾病,例如過去有癌症、凝血異常、免疫低下者
  • 伴隨發燒、體重減輕、持續劇烈嘔吐等沒有特別原因可以解釋的全身症狀
  • 原先的慢性頭痛有了新的型態變化
  • 會從睡眠中痛醒或睡醒後立刻頭痛發作
  • 年紀較大或是年紀很小就頭痛發作(例如> 55歲或是< 5歲)

有些症狀也有被提出,應一併考慮安排進一步的頭部影像學檢查:

  • 有局部神經學症狀
  • 運動或咳嗽會引發的頭痛
  • 最近有明顯型態改變的慢性頭痛、經過適當治療仍無法緩解的頭痛

原發性頭痛的典型症狀:

  • 偏頭痛:
  • 反覆出現的症狀,多是單側開始發作頭痛,嚴重時會進展到雙側,常見但不一定會出現的特徵像是脈搏跳動一般的疼痛和抽痛。
  • 可能伴隨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畏光和聲音的症狀;有些偏頭痛病患會有前兆,像是會看到閃電、直線看成鋸齒線的視覺變化。
  • 有時偏頭痛病患可找到一些誘發因子,例如壓力、經期、視覺刺激、氣候變化、睡眠障礙或刺激性飲料等。
  • 每次發作的時間約落在4-72小時左右。
  • 緊張型頭痛:
  • 通常是頭部雙側發作的疼痛。
  • 特徵多為環繞在頭部或頸部的緊繃和壓迫性頭痛,通常不會有偏頭痛患者會出現的相關症狀。
  • 症狀經常是逐漸出現,持續約半小時,嚴重時會持續疼痛7天。
  • 叢發性頭痛:
  • 多數屬於相當嚴重的單側眼睛周邊疼痛,伴隨單側自律神經症狀,如眼淚直流、鼻腔充血、鼻塞、眼瞼下垂、瞳孔縮小等症狀。
  • 發作時間相當快速且嚴重,可能持續15分鐘至4小時,可能在1天內發作數次。

檢測及篩檢方法

頭痛相關的檢查主要是用來鑑別是否為次發性頭,檢查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實驗室檢查

血液學、血清生化檢查與紅血球沉降速率等:針對感染症或風濕免疫相關疾病。

較侵入性的有腰椎穿刺檢查,也可透過眼壓測量、視野檢查或眼底攝影意識檢查次發性頭痛。

頭部影像學檢查

  • 頭部X光
  • 電腦斷層攝影
  • 核磁共振掃描

如果具有前述相關警覺症狀,也需要納入鑑別診斷中。

治療方案

「正確診斷」是頭痛治療的首要條件。

次發性頭痛的治療

對於細菌性腦膜炎,或針對外傷後的腦出血、嚴重鼻竇炎、頸部脊椎疾患和牙科相關的手術治療,抗生素屬於較緊急的治療。

原發性頭痛的治療

輕微的疼痛能藉由 調整飲食及生活型態 ,去得到症狀的緩解。

偏頭痛的患者,只要找到誘發因子,並在生活中避免這些引起頭痛的誘因,就能更有效預防頭痛發生。

藥物上會依據疼痛程度,選擇不同的止痛劑,有acetaminophen,NSAIDs到嗎啡類藥物皆可選擇;三環抗憂鬱劑、抗癲癇藥及麥角類藥物有時也會用來治療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