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多發生在中年人,少數會在30歲前發生,而年輕族群的痛風症狀和高尿酸血症狀多發生在男性,女性一直到停經階段,平均的尿酸濃度才會接近男性;痛風的風險會隨尿酸濃度增加而上升,60歲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發生痛風的機率非常相近。
在台灣埔里之痛風相關研究,成年男性中有25.8 %、女性 15 %有高尿酸血症。
Q:高尿酸血症、痛風—究竟是甚麼?
高尿酸血症的定義為:血清中的尿酸濃度,男性>7.0 mg/dL、女性>6.0 mg/dL。
痛風的形成是因為單鈉鹽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滑液或其他組織,或是會形成在腎臟的尿酸結石所造成。
尿酸由嘌呤化合物代謝產生,而人體中缺乏尿酸酶(可以將尿酸分解成可溶性代謝物)避免尿酸沈澱。
尿酸主要經由腎臟排泄,尿酸濃度若增加可能由兩部分機轉:尿酸過度生成或排泄不足(約佔90%)。
高尿酸血症及痛風經常伴隨其他代謝疾病,如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血脂肪代謝障礙、冠狀動脈心臟病、中心型肥胖等。
Q:痛風為什麼會痛?尿酸是怎麼來的?
據統計,有7-8成的尿酸是人體自行合成、只有2成是從食物而來。
尿酸是體內細胞核酸-「普林」代謝的最後產物。
痛風是尿酸沉積形成結晶後,自己的白血球把它當成異物攻擊他,因為人體的免疫反應才讓患者感到疼痛。
尿酸雖然是形成痛風的危險因子,但高尿酸血症與急性痛風之間的關係尚未被釐清;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可能是血清尿酸濃度在正常範圍內,此外,許多高尿酸血症患者也有可能從未有過痛風性關節炎。
Q:痛風發作時的治療,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
痛風的處置目標
- 儘速及安全地緩解疼痛
- 預防急性痛風關節炎復發
- 預防痛風石、破壞性關節炎、尿酸性腎結石的形成
- 預防經常伴隨高尿酸血症發生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壓、血脂肪代謝障礙、中心型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冠狀動脈心臟病
急性痛風發作
- 應避免阿斯匹靈使用
- 讓關節休息
- 4種藥物選擇:
-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開始即給予建議最大劑量,症狀緩解後再逐漸降低劑量,直到症狀解除
- 秋水仙素(colchicine):初始劑量1 mg,每小時0.5 mg,直到症狀解除、出現副作用或達到最大劑量6 mg
- 類固醇(corticosteroids)&腎上腺皮質刺激素(ACTH):當上述兩者使用上有禁忌症或無效,可考慮使用類固醇藥物;第一天給予0.5 mg/kg(約20-30 mg),每日減量至症狀緩解。
- 白血球間素抑制劑:可作為急性痛風其抑制發炎症狀之藥物
間歇期痛風
為了預防急性痛風的反覆發生,須每天使用低劑量的colchicine或NSAID,不過對於腎功能不佳者或年長者,長期使用colchicine可能會造成神經肌肉的副作用。
慢性痛風
- 排除任何明顯的病因,如藥物及肥胖等
- 需考慮是否有長期治療的需要
- 反覆急性發作
- 腎結石、腎臟疾病
- 痛風石
- 使用降尿酸藥物第一年,需合併使用低劑量colchicine(0.5 mg Bid)或NSAID,避免引起急性關節炎
降尿酸藥物
- 促尿酸排泄藥
- 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
- 促進尿酸分解的藥物
Q:是不是尿酸越低就越好呢?
在醫學上,低尿酸血症不需要治療。尿酸是人類正常的代謝產物,近幾年報告的研究也有提到,在「正常人的血液當中」,其實尿酸是「對身體好的抗氧化物,對細胞的壽命有益」。但尿酸如果過高時,卻一定是一項「代謝異常」的警訊喔!
Q:在家可以怎麼控制尿酸?
- 減少尿酸合成 食物挑選低普林的,盡量避免肉類、海鮮、啤酒、烈酒、含果糖食物及飲料
- 增加代謝排出
- 維持腎功能[低油鹽糖]
- 代謝尿酸有部分是從腸胃道[常見幾種益生菌可增加尿酸從糞便中代謝排出]
- 多喝水
- 體內環境改善→多吃維他命C
- 維持良好睡眠、壓力控制
ĒSEN小叮嚀
由於多數高尿酸血症的病患都伴隨有代謝疾病,如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血脂肪代謝障礙、冠狀動脈心臟病、中心型肥胖,也就是說維持正常、規律的生活型態很重要,包括飲食控制、適當適量的運動。
參考資料:
http://www.tsim.org.tw/article/A89/P006.pdf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6611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375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