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國家可以多投入運動心理相關資源。除了體力與運動熟練度,心理相關培訓與調適還有持久的心理健康是成為優秀運動員不可或缺的關鍵。💪🏼

運用心理學增加運動表現

一位選手的心理歷程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些事情可能感覺很理所當然,像是要有抗壓性、要有動力、勝利的決心等等,但其實運動心理學的應用是極為複雜且專業的,而運動心理學家又是少見的人才。不但需要了解選手的心理,對心理學的機制運作也要瞭若指掌,還要懂得一些諮商心理,才能夠為每個選手設計出自己有效的系統使他穩定成長,提升心理韌性,克服障礙,控制比賽心情,一次又一次地拿出最佳表現。👑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心理韌性!

對於「心理韌性」,我們常常說選手需要擁有強大的心臟,但再觀察仔細一點,心理韌性也有包含專注力、決心、以及4C (control, commitment, confidence, challenge)的心態。對面對壓力也能夠控制自己表現、全心投入目標、對自己有信心、面對挑戰擁有正面的心態,都是需要提升的心理韌性領域。👊🏼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了解選手的原生動力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再來就是了解「動力」。沒有動力的話,是沒有辦法持之以恆地練習。最廣泛被討論的動機理論「自我決定論」指出選手最有可能有活動產生,需要有內在動機、對於自己的行為有選擇與控制、然後覺得活動是有趣的。動力也跟滿足心理基本條件息息相關。若能夠覺得自己與他人具有有意義的關係、相信自己也有能力好好執行行為、然後有行為自主性,最有可能發揮動力機制最大的力量。⬆️

階段性的設定目標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要有效專注在正確的活動上、不做浪費時間的事情或不相干的訓練,則需要懂得如何「設立目標」。把大目標分成數個小目標可以對於達成大目標有幫助,而且目標應該是詳細、可量化的、可達成的、相關的、有時間性的目標(SMART: 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

利用不同的技巧,提升在比賽當下達到「最佳激發水準」的「激發程度」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另外一個需要拿捏的能量是「激發程度」(arousal)。激發程度是我們身心能量,有點類似亢奮程度,激發程度過低的時候可能很懶散、無力、無感,而激發程度過高的時候會緊繃、焦慮、緊張。激發程度要拿捏到一個剛剛好的範圍才能拿出最佳表現水準。「自信程度」也有一個適當的平衡地帶,當自信足夠但不會過多才能夠相信自己達成目標的的能力,調適情緒,正向迎接挑戰。🔥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最後,也不能夠忽略諮商心理專業的必要性。運用心理機制協助選手達到最佳表現之外,他們的心理健康也是不可忽略的。運動選手可能遇到的心理相關障礙也包括憂鬱、焦慮情緒,拼命太久造成力竭(burnout),因為體重控制而出現飲食障礙,除了運動員身分也有其他身分、對於自我認知出現衝突等等。運動選手身邊的支持系統,像是親友、教練、甚至學校、公司人員,有時候也需要多做專業溝通才能夠給予運動員最大的支持。❤️

奧運特輯:選手心理學

《相關資源傳送門》

👉🏼https://www.apa.org/ed/graduate/specialize/sports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at-is-sports-psychology-2794906

👉🏼https://positivepsychology.com/sports-psychology/

#點點心理學